畫人物素描時怎么才能把手畫好呢?今天濟南啟迪畫室給大家講講考前培訓教你怎么畫素描人物中的手,要了解手的結構,骨骼結構、肌肉的穿插,多觀察,總結規律;當然,掌握一些技巧也很重要,例如怎么用筆,用粗細或硬軟的線條。
手由緊密排列的8塊腕骨、5塊長形的掌骨和14塊指骨構成,整只手共有27塊骨骼、16個關節。
手部的肌肉有拇收肌、拇指對掌肌、拇短屈肌、第一骨間備側肌、掌側骨肌、小指對掌肌、小指展肌、掌短肌、掌長肌腱、骨間背側肌、指總伸肌腱。
手的掌面與背面結構差異很大,手指的運動主要是向手掌內彎曲。
手的掌面有三個部分:魚際、小魚際和掌丘,三個部分之間是掌心。
手掌的背面是一個整體,呈外弧狀,表面可以觀察到放射狀的掌骨和分布明顯的血管。手的體面表現因素有三個,即骨骼、肌肉和皺紋。
表現時,應該對它們作出判斷,用不同的手法分別畫出它們的特點。
例如表現骨骼可以用細而硬的線條:表現肌肉可以用粗而軟一些的線條;表現皺紋可以用輕而弱一點的線條。對手指的表現,要注意它是一個圓柱168體,上面的結構和紋理變化都要符合圓柱體的透視規律。
手指甲也是表現手的一個部分。手指甲有一定的弧度,它的四邊分別與手指有不同的連接方式,里邊掩埋在皮膚下,兩個側邊鑲嵌在手指上,外邊是指甲的斷面。畫的時候要采取不同的表現手法。
手的腕部表現也很重要。腕部的8塊小骨由韌帶包裹著形成一個拱形,這種腕部特有的形態始終是手掌與前臂連接的"橋".
腕關節的動作非常靈活,可以使手屈伸、側屈和回旋。
另外,腕部比較明顯的一個特征是尺骨和橈骨下端的莖突,這兩個莖突在手腕的兩側與內收的腕部結合,形成兩個明顯的骨點,是腕部造型上的一個特征。
人的手同人的臉部一樣,個性區別很大,這有年齡性別的原因。也有職業經歷上的原因,還有地域人種的原因。
它們在形態上有寬大與纖細、粗糙與細潤之分;在動作上有緊張與松弛、強悍與文弱之別。
手部是半身像素描中需要重點刻畫的部分,刻畫的方法:一個是對手部的形體、結構、體面、明暗、線條等對比因素作充分的表現,另一個是利用背景的對比,使它突出。
頭部與手的關系,因為它們距離間隔較遠的原因,通常可以不作主次處理,在有些情況下,左、右手的表現應該進行主次關系的區別,比如近處的手畫得具體一些,遠處的手畫得粗略一些等。
總之,在半身人像素描中,兩只手和頭部應該當作畫中的節奏因素加以處理,使其形成互相呼應、互相對比、既變化又統一的關系。